盐城纺院我的家---征文选登

发布者:机关党总支发布时间:2009-04-27浏览次数:484

朱正湖
 
      弹指一挥间,我来盐城纺院已经二十七个年头。
      1982年10月3日,带着父母的嘱托,带着兄弟姐妹的祝愿,更带着自己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,我怀揣着盐城纺校的录取通知书,拽着简单的行李包,登上了东台去盐城的汽车。
      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,也让我从此离开了东台,在盐城安上了家。
      盐城纺院创办于1964年,后因“文革”的原因停办。1980年复办时,正是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,一切百废待兴, 作为复办后的盐城纺院的第三批学生,又作为盐城纺校的留校生,我见证了盐城纺院沐浴着改革的春风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,也把自己了无痕迹地融合在盐城纺院这个大家庭中,扎根在这片哺育我成长的沃土上。
      记得那天下午,转了几趟车,我终于来到盐城纺校,面前的一切,让我不敢相信这是一所市属中专校,简直连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都不如。当时在师生中流传着这样的打油诗:“几间矮平房,马路当操场,吃饭到工厂,车间做课堂。”然而,师生员工没有退缩,没有等待,而是以满腔的热情,高昂的斗志,发扬艰苦创业、自强不息的盐阜老区精神,投入到学校的基础建设中去。校园中道路泥泞,师生共同敲碎砖、抬石子铺路;没有实训室,师生自己动手安装从工厂低价买来的废旧机器;没有运动场和运动器材,同学们早操到马路上跑步,自己动手编织排球网。尽管十多人挤在一个不到14平米的宿舍里,但同学们乐在其中。国庆、元旦佳节来临,同学们自编自演搞联欢,欢声笑语,洋溢着青春的激情。作为一个文艺爱好者,我们班上的每一次联欢会,从节目的策划、彩排到演出都离不开我,我也在其中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,增长了才干。
      毕业留校后,我从学生演变成学生辅导员,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,并默默耕耘到今天。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,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壮大,我也不断的在成长进步。2005年,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,我也成学院宣传与统战的部门主管。参与了学院新校区建设,四轮教育思想大讨论,迎接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,筹备召开学院第一次党代会等重大事件,为树立我院良好的社会形象,为学院的科学发展、跨越发展尽了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。
      我的青春,我的最美好的时光是在盐城纺院度过的,盐城纺院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,我从来都认为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盐城纺院人,这一思想发自于内心,渗透到自己的骨子里,现在是这样,将来是这样,永远是这样。